

“郭某与国内许多科学家同名,当时他可能用了别人的成果,学校也是受害者。”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教授郭某被指学术履历造假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郭某曾任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创新人才、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其长期专注于纳米结构材料、亚稳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前沿领域研究,发表SCI论文180余篇。
《中国新闻周刊》从江苏科技大学科技处官网了解到,该校于2024年1月开展首批“首席科学家工程”遴选工作。公开资料显示,郭某于2023年入职江苏科技大学。
“他可能用了别人的成果”
依据《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工程”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首席科学家工程设立“首席科学家”“首席青年科学家”以及“首席教授”三种岗位类别,每个首席科学家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可在聘期内引进专职科研岗教师6人,招聘科研助理1名。
首席科学家聘任采用学校直聘、遴选聘任两种形式。江苏科技大学科技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郭某聘任首席科学家属于遴选聘任。《实施办法》显示,遴选聘任由学校发布遴选通知,在团队申报基础上,人事处会同科研院进行条件审查,组织专家评审,报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郭某的学术材料为何能通过评审?该工作人员回应《中国新闻周刊》:“郭某与国内许多科学家同名,当时他可能用了别人的成果,学校也是受害者。”
该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当前网络上有关郭某“在评院士过程中被发现举报”的传言不实。“院士的层次很高,我们学校的老师还没有资格去参评院士。”记者进一步追问郭某被举报的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不知情。
对于郭某卷走大额科研经费的传言,该工作人员也予以否认。“科研经费不是一笔到账,是分阶段发放的,好多科研经费还在账上,并不是像网络上流传的卷走了几百万。”